1963年肯尼迪葬礼:3岁儿子向灵柩敬礼,杰奎琳和6岁女儿长跪不起_丈夫_父亲_美国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0:11 点击次数:108
在美国历史的长河中,遇刺身亡的总统并不罕见,但若论最为惨烈,肯尼迪无疑位列其中。那一天,凶手连续扣动扳机三次,子弹一次刺穿他的颈动脉,另一次击中头部,致使他的头盖骨被震飞,血肉模糊。谁能想到,这位意气风发、春风满面的总统,会在竞选连任的路上,选择敞篷车公开露面,和支持者们近距离互动,竟是自投罗网。
1963年11月22日的正午,时间仿佛凝固。那一刻,肯尼迪正对着德克萨斯州热情洋溢的民众挥手微笑,下一秒却已弹痕累累,倒在血泊之中。身边的第一夫人杰奎琳,虽惊慌失措,却在本能驱使下,坚定地爬上车尾,拾起丈夫被打飞的头盖骨。她那套原本高贵的香奈儿套装,早已被鲜血浸透,染成沉重的红色。
展开剩余84%事实上,肯尼迪当场已无生机。急送医院,只是人们难以接受事实的本能反应。随后,他的遗体被空运回华盛顿,停放在白宫,覆盖着庄严的美国国旗。那是他生命中最后的24小时。之后,他的灵柩被移至国会大厦,供全国民众吊唁哀悼。
临别国会大厦时,杰奎琳带着年仅六岁的女儿卡罗琳跪在灵柩前,轻轻吻着那被厚重木材封闭的棺椁。那个原本纵情享乐、风流成性的丈夫,刚刚悔悟改过,两人的感情也正慢慢修复,准备迎来幸福的未来,却被死亡无情切断。幼小的卡罗琳,柔弱无助地伏在父亲棺木上,眼神中满是痛惜和不舍,让人看了心如刀割。
肯尼迪或许不是完美的丈夫,却无疑是一个称职且深情的父亲。从此,这位被全美视为“国宝”的总统,永远失去了在椭圆形办公室与弟弟嬉戏的时光,也不再有人为他们弹奏欢乐的旋律。
送别丈夫的那一刻,走下飞机的杰奎琳坚决不换掉那件沾满鲜血、凝固成块的香奈儿粉红套装,她冷峻的神情震撼了在场所有人。她要用这血衣,向那些幕后黑手无声控诉:“你们干了什么!”接下来的新总统就职仪式上,她依旧穿着那身血衣,震慑全场。
而在葬礼当天,她换上了深黑色的套装,头戴黑纱,神情悲恸。这套由纪梵希私人定制、空运而来的礼服,是她能为丈夫献上的最后尊重与优雅。她却依然难以告诉孩子们父亲已去世,更不愿让稚嫩的孩子穿着沉重的丧服,因此葬礼当天那两抹天真无邪的蓝色,格外刺痛在场每个人的心灵。
肯尼迪离世不过一天,杰奎琳便将他比肩林肯——那个美国历史上首位遇刺的总统。追查真相的路途艰辛漫长,但她决心让世人永远铭记这位已逝的伟人。新总统约翰逊提议将肯尼迪葬回家乡,肯尼迪的父母也表示同意,但杰奎琳却坚定支持国防部长的建议——将他安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。
尽管白宫有人反对,她仍无所畏惧,冒着风雨、踏过泥泞,亲自挑选墓地。那里,是无数美军将士长眠之地。肯尼迪作为死在任上的总统,献出了生命,她要让他以战士的身份被铭记。面对所有想缩减葬礼规格的声音,杰奎琳坚决拒绝,“我会陪伴灵柩步行,若戴高乐将军愿坐装甲车,也无妨。”
媒体纷纷报道,是肯尼迪夫人赋予了美国人前所未有的高贵气质。灵柩离开国会大厦时,杰奎琳牵着两个孩子站在最前方,背后是肯尼迪家族成员。她俯身对三岁的儿子低语,小肯尼迪模仿军官们的姿势,向父亲行了最后的敬礼——那天,恰巧是他三岁的生日。
葬礼后,杰奎琳亲自点燃墓前的永恒之火,跪坐墓前久久不肯离开。她曾作为第一夫人,问过肯尼迪若有愿望,他会说什么。肯尼迪答道,希望拥有更多美好的时光。可惜,他的光阴仅有短短四十六年。而如今,杰奎琳为他赢得了永恒的尊荣与身份。
面对孩子们,她温柔地解释,父亲去了另一个地方照顾弟弟,而他们有母亲陪伴,安然无恙。幼小的肯尼迪并不懂那意味着什么,也许只是单纯地以为,他的游乐场从椭圆形办公室换到了别处。葬礼过后,杰奎琳带着孩子们低调淡出公众视线,正如她所说,要让约翰快乐成长。
当初她披着血衣走下飞机,是为了让某些人明白,必须揭开真相。然而,官方调查宣称这只是凶手的孤行。接着,1968年,肯尼迪的弟弟在竞选途中遭刺杀。为保护孩子们,杰奎琳选择了远嫁希腊。可她未曾预料,辛苦守护的儿子,在她去世不过五年后,也安眠在了她身旁。
杰奎琳的生命在肯尼迪去世后漂泊了三十余载——无论嫁给船王,重返美国做编辑,抑或与金融家莫里斯共度余生,都无法改变她的身份——她永远是杰奎琳·肯尼迪。最终,她还是回到了肯尼迪身边,与儿子团聚。正如那天小肯尼迪不舍的敬礼,和杰奎琳在墓前久久难离的身影,他们一家终于得以重逢,只剩下女儿卡罗琳,静静守望着这份珍贵的时光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相关资讯
